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资产通证化(RWA)正引领着全球经济的转型。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主席朱新兰在全球RWA数据产业大会上提出了“资产向善”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不仅重塑了资产的定义,更展现了技术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
朱新兰指出,传统的资产观念已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过去,资产被视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而在RWA时代,资产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可以被理解、共享、合作”的新型社会关系。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的重塑。
朱新兰强调,“资产向善”并非简单的慈善或补贴行为,而是通过RWA构建一种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可参与的价值机制。她以海南的绿色碳汇RWA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代币化碳资产,连接海洋修复、生态监测和渔民就业,实现了从投机逻辑向共益逻辑的转变。这种模式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注重生态和社会效益。
朱新兰提出,RWA打破了传统的中心定价模式,转向群体共识定价。她以文化IP和小微企业供应链为例,说明通过RWA,创作者、运营方和消费者可以共享收益,每一笔应收账款都可以有定价发言权。这种去中心化的定价机制,使得价值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朱新兰进一步指出,RWA实现了从静态确权到动态共创的转变。通过NFT和RWA技术,城市IP、地方节庆和文旅体验等文化元素可以实现“体验-情感-金融”的统一。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参与性,也让更多人能够参与资产价值的创造。
朱新兰强调,中国之所以能够提出“资产向善”的方案,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独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数字产业栈,AI、区块链和数字金融的融合使其在RWA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海南自贸港则提供了灵活的政策支持和开放接口,有利于构建全球接轨的数据资产标准体系。
朱新兰提出了RWA作为向善工具的三类实践路径:
1. 生态资产:通过RWA实现“绿水青山”跨国价值转化,如海南-香港碳资产通证项目,连接减排指标与全球投资对绿色中国的信任。
2. 中小企业资产:将小微工厂的设备、订单、应收账款等转化为可融资、可交易的资产,打破资本“唯大而投”的格局,为草根经济赋予流动性。
3. 文化社区资产:通过RWA与NFT技术,实现城市IP、地方节庆、文旅体验的“体验-情感-金融”统一,提升文化产业的参与性。
朱新兰的演讲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更体现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和担当。RWA不仅是资本工具,更是全球共享中国智慧的公共产品。通过RWA,中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秩序,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
来,一起做区块链人!
往期热门推荐(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主题演讲】数据通世界,资产向善:朱新兰提出“资产向善”的RWA中国方案
*全球RWA数据产业大会圆满落幕!中国方案引领资产数字化新纪元
*大咖面对面以“零距离对话+多维碰撞”模式激发参与者对RWA的认知升级与行动共识
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