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丽在全球RWA数据产业大会上作《RWA数据资产定价模式探析》主题演讲
2025-04-072
2025年2月21日,深圳南山区市内桃源迎来一场聚焦数字经济前沿的政企合作座谈会,由香港国际投资总会与香港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联合发起的“RWA(现实资产通证化)加速器”正式启航,吸引了来自政、商、学界的众多目光。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区块链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产业的当下,此次会议意义非凡,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资产领域的开拓带来新契机。2025年3月30日,全球RWA数据产业大会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盛大开幕,3月31日下午圆满闭幕。大会为全球资产数字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开启了中国RWA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新纪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于小丽在全球RWA数据产业大会上作《RWA数据资产定价模式探析》主题演讲。
以下为于小丽《RWA数据资产定价模式探析》观点精彩节选:1. 数据要素的经济学革命:从“独占”到“共享”的新范式
“数据要素的无限可复制性,正在改写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在工业时代,生产资料的核心特征是排他性占有,资本与劳动的二元对立结构决定了财富分配方式。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和可共享性,使得劳动者大众可以绕过传统资本壁垒,直接参与数据资产的创造、流通与收益分配。这意味着,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正在从少数资本方转向更广泛的社会化群体——这是数字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2. 数字经济市场:生态型双边市场的价值逻辑
“数字经济市场不是简单的单边交易,而是生态型双边市场。它的核心特征是:要素中间产品(如原始数据)与要素最终产品(如AI模型)形成需求依存关系,平台与应用之间相互提供外部性。例如,数据供应商依赖算法企业的需求,而算法企业又需要数据供应商的持续输入。这种双向依赖决定了数据资产的定价不能仅从单边视角出发,而必须放在一个动态的、网络化的市场结构中去评估。”
3. 传统定价模型的局限与空间贴现模型(DCAPM)的突破
“现有的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在数据资产定价中存在根本性缺陷:
我们提出的空间贴现模型(DCAPM),跳出了传统时间贴现的框架,转而基于共时性空间效用来定价。简单来说,数据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未来能带来多少收益,更取决于它在不同空间(场景)中的边际效用叠加能力。例如,同一组医疗数据,在临床研究、保险精算、药物研发等不同领域能同时创造价值,而DCAPM的核心就是量化这种跨空间复用带来的回报。”
4. RWA实践:从资产通证化到劳动者定价权
“RWA(Real World Asset,实物资产通证化)的深层意义,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资产上链,更是分配制度的革命。传统经济中,资产定价权掌握在少数金融机构手中,而RWA通过共享占有+智能合约自动分配,让大众劳动者能够直接参与定价。例如,一个农业数据合作社的成员,可以通过贡献种植数据获得通证,并基于市场供需动态调整数据价格。这不仅是金融创新,更是生产关系的民主化——让创造价值的人,真正掌握价值的定价权。”
5. 结语:数据资产定价与数字文明的未来
“数据要素的定价问题,本质上是数字时代社会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建立公平、动态、可持续的定价机制,就能推动数字经济从资本主导“转向”价值共创共享。未来的经济体系,将不再是谁拥有生产资料,谁支配剩余价值,而是谁创造数据价值,谁分享数据红利。这不仅是经济模式的升级,更是迈向人本主义数字文明的关键一步。”
合作联系
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简称“深圳链协”,于2019年12月在深圳前海揭牌成立。协会整合元宇宙资源,以区块链技术和理念为基础,综合数字技术生成世界镜像,搭建区块链经济体系,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经济系统、社交系统以及身份系统,由用户及AI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建设后人类社会元宇宙。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